冶金專用設備主要用于鋼鐵和有色金屬的冶煉。近年來,中國汽車、造船、建筑、石油化工、核電能源、油氣輸送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飛躍發展,帶動了以鋼鐵冶金行業為龍頭的冶金專用設備的發展。
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由于鋼鐵、有色金屬行業的不景氣,冶金專用設備行業發展受阻,行業經營效益下滑明顯。2013年黑色及有色金屬冶金行業繼續保持增長,尤其是有色金屬增長有所加快,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3691萬噸,同比增長10.5%,增速同比加快2.1個百分點,對冶金專用設備行業構成利好。那么、冶金專用設備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冶金專用設備行業政策大環境分析報表;接下來就由冶金設備生產廠家給大家介紹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2年中國冶金專用設備行業狀態描述總結表
狀態描述指標 | 結論 |
行業產值 | 2011年,冶金專用設備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38.46億元; |
2012年,冶金專用設備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48.72億元。 | |
行業收入 | 2011年,冶金專用設備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034.64億元; |
2012年,冶金專用設備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162.72億元。 | |
行業利潤 | 2011年,冶金專用設備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2.64億元; |
2012年,冶金專用設備行業實現利潤總額8.68億元。 |
具體運營指標數據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冶金專用設備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冶金專用設備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國家對冶金及冶金專用設備行業的相關政策如下:
2006-2013年中國冶金專用設備行業相關政策表
時間 | 政策 | 內容 |
2009年11月 | 《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 | 對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技術裝備和產品需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并且取消了相應整機和成套設備的進口免稅政策。 |
2009年5月 | 《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對鋼鐵產業,將以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確定的工程為依托,以冷熱連軋寬帶鋼成套設備、大型板坯連鑄機、彩色涂層鋼板生產設備、大型制氧機、大型高爐風機、余熱回收裝置等為重點,推進大型冶金成套設備自主化。對有色金屬產業,則結合實施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高精度軋機、大斷面及復雜截面擠壓機等為重點,推進有色冶金設備自主化。 |
2009年5月11日 | 《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指出了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七項主要任務,并提出了十二條具體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出口稅收政策、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加大技術進步及技術改造投入、推進直購電試點、完善企業重組政策、支持企業"走出去"等,推動有色金屬行業健康發展。 |
2009年3月 | 《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確立了淘汰落后產能、聯合重組、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品結構等規劃目標,將推動提供冶金成套設備的重型機械企業加強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冶金設備的研發和制造。 |
2007年8月 | 《關于禁止落后煉鐵高爐等淘汰設備轉為它用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 | 指出:①落后煉鐵高爐要按淘汰,禁止轉產鐵合金;②停止建設鐵合金高爐;③新建鎳鉻生鐵高爐嚴格按煉鐵項目進行管理;④鐵合金高爐必須生產鐵合金;⑤各地區要舉一反三,關注其它行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
2006年3月 |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 | 要求各地政府、各部門加強對產能過剩及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宏觀調控,嚴格控制新上項目,依法關閉一批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企業,分期分批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對淘汰的生產設備進行廢毀處理。 |
【冶金設備生產廠家競爭分析】
冶金專用設備制造業的競爭關鍵體現在技術的競爭,國際上最先進的冶金設備制造商是處于技術領先地位的擁有工程總包能力的公司,如西門子奧鋼聯、西馬克集團。
在中國鋼鐵行業建設初期,大型冶金設備建設項目基本由國外數家大型公司包攬,國外公司承擔項目技術總負責,國內企業只能承擔部分分包,產值很低。進入21世紀后,國內冶金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提升迅速,機、電、液專業配套能力得到快速發展,使得國內企業自主成套能力大大增強,逐漸部分替代了進口。
冶金裝備行業屬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品大部分是單件小批量制造,制造周期長,占用資金量大,由此形成了重型機械行業中由大型企業主導的格局。
中國的重型機械行業在形成之初是政府計劃引導的模式,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開始運行,由此形成了由國有大型企業主導的競爭格局。大連重工·起重集團、中國一重、中國二重等幾家大型國有企業占據了國內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